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管理与决策、社会运行与产业发展、市民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等各方面与档案信息联系日益紧密。传统的档案信息需求提供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智慧城市基本建设、安全保障、城市文化、持续发展创新等档案信息需求。依托于智慧城市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借助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智慧”地使档案服务需求分析、信息传播、档案利用更加准确、便捷和高效,为政府管理、产业发展、科学研究、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采购安装符合B类机房建设标准的机房装修系统、电气系统、UPS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KVM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系统管理平台相应配套的虚拟服务器主机、存储设备、光纤交换机、备份软件、虚拟化管理软件,云终端与台式计算机的采购安装调试,整合现有硬件与软件资源,建立基于云计算体系框架的数字档案资源云。
2、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完成对智慧城市建设中涉及的非涉密档案信息系统的定级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制订智慧档案信息安全规范,加强对档案信息系统管理员、信息安全员的培养、使用和考核;加强对档案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安全管理;注重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的档案实体和数字化信息安全,采取措施严防数字化过程中信息丢失、外泄和秘密泄露,严禁对涉密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制度,严格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确保公开的档案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完善落实档案信息备份机制。完善档案信息备份制度,严格按照备份制度对数字档案信息集中进行定期本地与异地备份,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可靠。
3、业务规范建设
建立并完善智慧档案信息化工作规范体系,逐步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下有关的档案信息加工、采集、管理、保存与利用规范,基本建成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规范体系,使智慧档案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应用系统建设
在馆内局域网建立智慧档案馆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成基于云存储模式下的电子档案移交接收、长期保存系统和多媒体档案管理平台;建立大数据模式下的智慧档案可视化管理平台;以物联网技术搭建智慧档案电子阅读大厅、智慧库房、智慧展厅、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依托政务网建立智慧档案室管理系统、智慧档案数据交换平台、智慧档案行政利用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搭建智慧档案互联网信息采集平台、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平台。
5、大数据资源建设
充实完善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根据社会需求初步建立服务民生和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专题大数据资源库。